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千年中华哲学史,这些书很多人读过不止一遍

时间:03-21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83

千年中华哲学史,这些书很多人读过不止一遍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思想家和流派,不仅在世界哲学的范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影响了欧洲诸多哲学家,其中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理念,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则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还与中国学者萧师毅一起译读《道德经》。而回到我们自身,哲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同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开篇所提:“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因此这份书单里,试图通过X本书对中华哲学史进行串联,其中既有对历朝历代代表性哲学抽丝剥茧的细读,也有立足全局、融会贯通的宏观梳理,希望古人之智慧,今日依旧能滋养我们的身心。01《中国哲学十五讲》作者:杨立华本书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02《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译者:涂又光本书是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20多万字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03《铃木大拙中国哲学小讲》作者:[日]铃木大拙吾久乐 译作为一位影响世界至深的思想家,铃木大拙仅仅用了不到十万字,就从哲学、伦理学和宗教三个面向,勾勒出中国思想史中流光溢彩的发轫阶段所产生的思想激荡,儒家的孔子、孟子与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与列子,以至于杨朱、墨子,这一群璀若繁星的哲学家们跃然纸上。铃木大拙具有浸淫中国思想日久的东方人对中国哲学的那种亲近与熟稔,深深地了解它的价值,同时又能跳脱出来,站在比较哲学之高度,来分析反省之。本书既适合高端读者也适合一般大众阅读,是了解中国哲学的一部非常可读的掌中书。04《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作者:陈来本书是王阳明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全书把哲学史研究、比较哲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和文献史料研究合为一体,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本书作为系统研究王阳明哲学的专著,思境恢弘,学理精审,史料详尽,在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思想把握上的理论造诣和文献把握上的学术功力,代表了当代阳明学研究的高端水平。本书虽集中在王阳明哲学的研究,但其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对整个阳明学、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05《孟子新注新译》作者:杨逢彬本书稿是继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内部的比较解决了《孟子》历代注家断句及理解上的分歧。与杨伯峻《孟子译注》相比,本书稿基本上解决了" 一说" " 又说" 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只存在一种意义,两种以上的解释只有一种是符合作者本意的。其次运用这种方法纠正了不少错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允准可靠。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需要,本书稿给出《孟子》的全部现代汉语翻译。本书是作者坐十年冷板凳细细磨出来的成果。考证《孟子》中百余例古今见仁见智的疑难词句,以译注的方式呈现。06《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作者:[英]周国正“仲尼不语斯为圣”,孔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而在于他的平凡,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家家之言,也就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可以见之于每一个人的共同状态;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而在于切近,适用于每一个人。《仲尼不语》探讨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特质与得失,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误解的地方,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以《论语》为中心,结合《礼记》《左传》及相关论述,系统解读孔子的为己之学和为政之学,即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得到逐一澄清。07《〈淮南子〉的智慧》作者:景婧《淮南子》是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撰写的。这本书对先秦道家之“道”在继承中深化,对先秦的道的特征描述更为详细、宽泛,用“道”兼统百家,把“道”与治国智慧的融合更贴近于社会实践诸方面。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对刘安及宾客群体,《淮南子》一书的结构,对该书的治国之道,养生之道,以及技术之道(农学、天文学、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下半部为《淮南子》篇章选粹和精讲,节选《淮南子》的经典篇章,如《原道训》《精神训》《齐俗训》等,进行文本的释义和思想阐发。全书对《淮南子》的道家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语言精炼,辞达意畅,思想视域广阔。08《老子的智慧》作者:李大华《老子的智慧》全面铺开论述《老子》八十一章,以问题为主题,诸如老子的宇宙论与本体论、治国论、思想方法、清静论、自知论、天道与人道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德性论、观的艺术等,力图发前人之所未发,达到一个有深度的解读。作者在解读《老子》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看法:第一,读《老子》,需要历史的同情,尽力置身于老子的时代,还原老子的生存处境,“在场”看老子;第二,需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老子,他的这本书不只是写给他那个时候的人读的,他想留给后人,留给千秋万代的后人,现代人读它会有现代感;第三,需要尽可能地关注前人的研究,两千年的研究,也就是两千年智识的沉积,仁者智者各有所见,哪怕偏颇,也能给人启发。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行文方式上,本书文字力求简易通俗、深入浅出,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只要阅读正文就能理解,但要寻根问底,则需要参阅注释,著意玩味,反复斟量。09《庄子哲学研究》作者:杨立华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尝试言之”彰显出不可言说的静默。10《读古人书之〈韩非子〉》作者:邵永海《韩非子》一书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构建了以任法、用术、重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被后人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本书共选取《韩非子》一书中203个相对比较完整、叙事性较强的段落,归纳为十六个主题,每个段落的解读由四部分构成:1.原文;2.注释;3.译文;4.解说,注释细密,译文精准,解说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既具备古籍整理的专业性、严谨性,又突出着眼于古代文献的可读性、趣味性。本书著者邵永海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钻研《韩非子》多年,专业素养深厚,希望通过这样的架构设计,尝试由正确理解古代字词的含义以及用法入手,顺达理解句义、篇义,再由此认识整个文献的架构体系、作者的思想倾向等,希望做一种正确的古文阅读示范,探索重新认识古代经典的方法和途径。11《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作者:葛兆光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12《宋明理学》作者:陈来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本书围绕二十五位理学思想家,叙述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特色。作者视理学为一股前后相继又相互激发的思潮,对于理学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对于理学发展的关键枢纽点,对于颇具特色的知识点等,着重拈出。谈谈今天的书单中你最感兴趣的那本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End-书单排名不分先后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点赞、在看和收藏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